王小山卖牛记

 

       “毬!”

王小山突然站起来,对着门口吐了一口唾沫,骂了一声。
听到声音,在院子里溜达的几只鸡立刻摇晃着跑了过来,踩得地通通响。同时,屋里的谈话声则一下子消失了。突然而来的安静让鸡的脚步声显得更加响亮了。
“滚蛋!”
王小山又低喝了一声,一脚飞过去把正在争食唾沫的几只鸡踢开了。烟卷儿在他的嘴角颤抖了一下,撒下一些薄薄的块状灰尘。
秋阳照得院子里金黄,一股淡淡的牛屎味夹杂着庄稼叶子和粮食的气味在空气中漫无目的的飘荡着。王小山眯着眼睛往远处看了一眼。院南粪池边的老榆树下,一头淡黄色的母牛正眯着眼睛躺在树荫下咀嚼着草料,神情安详而悠闲。一头刚满月的小牛犊在附近蹦蹦跳跳的撒着欢。
 
每年的这个时候,王小山都要有几天心情不好。几个孩子都在上学,往往是开学已经好几天,学费还没交上去。王小山每天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回来都欢天喜地,自家的孩子却是愁眉苦脸,虽然表面啥也不说,但是心里却感到很不好受,总是觉得自己在别人孩子的爹娘面前矮了一截。
其实今年王小山并不是没早准备,在学校刚放暑假的时候,他便开始考虑孩子的学费问题了。只是想来想去,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最后也就索性放下不管了。心想着活人总不能叫尿憋死吧?事到眼底下的时候总会有办法的。以前不是都解决了吗?可是到了跟前,他发现自己依然毫无办法。地里的玉米还不该收。为了供一家穿用,缸里的麦子已经卖得差不多,剩下的只够口粮了。卖树?王小山种的树倒是不少,但是卖了咋看着咋感觉可惜。等着再长上个几年,肯定能卖个更高的价钱,几个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全指着它们呢!
最后他终于下了决心,决定把那头喂了五六年的牛给卖了。反正现在都是用拖拉机耕种,也用不着了。卖了牛,交了几个孩子的学费,还能剩下一部分,顶上几天穿用。
王小山的老婆几年前死了,撇下几个孩子,最大的才十三四岁。孩子们没人照管不行,在南方打工的他只好留在了家里。但是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赚钱的门路,家里几乎只出不进,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了。也是在这时,他才知道家里有个女人是多么的重要。
既然决心要卖牛了,王小山也就不再磨蹭。第二天正好附近有个集市,王小山早早的做好了饭,自己吃了些,然后把孩子们叫醒,便牵着那头牛出了门。临出门的时候,小牛犊也想跟着出去,被他赶了回去。听着被关在院子里的小牛犊无助的叫声,王小山心里突然感觉有一点难过,但是却来不及多想。
路上,人们看到王小山牵着一头牛出来,就知道他要卖牛,便和他攀谈了起来。有的说,现在不是卖牛的时候,秋粮就要下来,卖了也不值钱,给牛追追膘,到时能卖个更高的价钱。有的说,现在卖牛的多,价钱上不去。也有的说,这牛早该卖,太能吃,一季秋粮也只够它吃一年的,把它吃的秋粮卖了,也抵上它的价钱了。
王小山认为最后这个人说的对。他其实也早就想把牛给卖了。喂着也挣不了钱,还要每天给它喂料、饮水。但是,他也有他不卖的原因,喂牛虽然不挣钱,但是却是在存钱,万一家里出了点啥事,把牛卖了就能挡上一阵。就像现在,把牛卖了,就能给孩子交学费,让他们继续上学。
就这样,王小山一边跟人聊着,一边自己在心里琢磨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集市上。牛倒听话,它虽然也似乎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但是一路上却是老老实实的跟在王小山的后面,没咋捣乱。
牛市就在集市旁边的梨树林里,梨早已经下去了,矮矮的枝干上只剩下些叶子。王小山牵着牛沿着小路,穿过那一片梨树林子往牛市的方向走去。由于树枝很低,他不得不低着头边看边走。
到了牛市,王小山停下脚步,先四下打量了一下。只见那些被卖的牛,有的站着,有的躺着,还有一两个公牛,不时的努力想靠近附近的母牛。王小山估算了一下,大概有二三十头的样子。再看看身架和膘,自己的牛只能算是中等。来回逛着看牛的大概有七八个人,大多数都是附近的乡里的屠宰户。王小山以前也买过几次牛,跟他们打过交道,所以基本上都认识。
第一个转到他跟前的是一个姓周的胖子,还有一个五十多岁,不胖不瘦的牛经纪(中间人)。周胖子和王小山打了个招呼,便走到牛跟前开始看。牛经纪却站在原地不动和王小山聊天。牛看到周胖子近前,显得有些不安,转着身子试着离他远些,却王小山轻轻喝住了。
周胖子看了几眼,回头对王小山说你这牛平时喂得不好啊!你看,身上都没有多少膘。
王小山说咋没膘!别看你胖它瘦,割下来还是比你的膘多。
周胖子哈哈笑了,然后和牛经纪走到一边去了。
一会儿,牛经纪回来,对王小川伸出了几根指头。
王小山说不中,最少得这个。说着也伸出了几根指头。
牛经纪又过去找周胖子,回来又伸出几根指头,人家最高愿意出这个数,你看中不中?
王小山说,你让他再转转去!
言下之意,周胖子出的那个价太低了。
经纪人有些不高兴了,说,日,你今天要能卖出更高的价,我把手剁了。
说毕领着周胖子看别的牛去了。
王小山也不管他,只留意去听别人的牛价钱如何。
 
之后,又过来几个,给的价钱还是很低。王小山有些失望,开始犹豫是卖还是不卖。附近就这十来家屠宰户,来买牛的也多是他们。如今的庄稼人,谁还愿意买头牛回去喂?王小山知道今天如果给的价钱低,自己不卖,别的集市也就不用去了,反正还都是这几个买家,价钱也不会高上去。这么一想,他的心情又开始不好起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