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

 

  王烨早上从同学住的地方出来,同学送他到楼下。
 
  王烨说别送了,回去接着睡你的吧!同学缩着身子打着哈欠问冷不?我那有厚衣服,王烨说不冷不冷,说着打了个寒颤。同学笑了。
 
  王烨便有些不好意思地转开目光,打量这个陌生的地方。这里位于城市的西郊,早晨的太阳还没逃出东边高大楼宇的遮挡,空气中飘着一层蓝色的薄雾,在凉飕飕的晨风中轻轻的变幻着形状,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四周都是些正在建设的楼房,几个早起的中年男人缩着肩在其中匆匆穿行,从衣着上便可看出是工地上的民工。才是初冬的天气,习惯睡懒觉的他,在来的时候哪能想到早上会这么冷呢?
 
  同学说你就别客气啦!
 
  王烨笑道不冷不冷!主要是扣子没扣上,扣上就不冷了。
 
  王烨说出这句话后才意识到最后几个字的多余,显得啰嗦了。而他才刚二十出头,啰嗦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个贬义词。但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尴尬显示出来。说出来就说出来了,都是一块长大的哥们,也倒没有什么值得尴尬的。他边这样想着边低下头扣上了身上那件黑色皮尔卡丹西装的扣子。果然不觉得冷了。于是便挺了挺胸说,回去吧,我走了。同学说了声好,王烨便迈开步子向前走去。
 
  他走了几步,感到同学还站在那里目送他,便想回头冲他挥挥手,让他回去,但又不知道那样做是否合适。于是便只好硬着头皮接着向前走。走了一段,看看前方,不由地微微怔了一下。他明明记得昨天晚上来的时候那条通向市区的路是东西方向的,此时却变成了南北方向。他想,这一觉是把脑袋睡懵了,还是睡醒了呢?但是他并没有停住脚,反正等一会儿是要坐车的,他已经打算将错就错了。拐过弯角的时候,王烨感到同学也开始往回走了,于是便扶扶鼻梁上的那副宽大的眼镜,放心的往那条宽阔的马路走去。
 
  站台下已经稀稀的站着十来个人,有男有女,上班族、打工族、学生,穿着各色服装在等公交车,远看去花花绿绿的。走近时一看,多是休闲装,脸上则无一例外的都挂着刚从梦中醒来的表情,看上去竟有几分痴傻的感觉,让人觉得好笑,也觉得比平时憨朴可爱了许多。他们也都转头看了王烨一眼,有几个看到王烨身上的衣服便发出会心的微笑,这让王烨的心中掠过一丝慌乱,感觉像刚做过什么亏心事一样。好在更多的人在发现他是个陌生人后便又将目光收了回去,继续向公交车即将开过来的方向看。王烨也便舒一口气,一边留意公交车,一边继续有意无意的四下看。这时,一个和王烨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子发现有人在注意自己,便自我解嘲地笑着打了个哈欠,瞟了王烨一眼,揉揉眼睛,同时耸了耸肩,将快滑下来的包送到合适的位置。王烨便不好意思再去注意她,将目光移向别处。突然想起了什么,便伸手去看兜里还有没有零钱。把手伸进兜里摸索了半天,掏出来一看,恰恰还剩两块。够在中途转一次车的。回来就不够了。为了有备无患,他便抬眼去看周围有没有小卖部,商店之类的,打算去换几块零钱。果然,在不远处,一家小卖部的门已经开了,一股炊烟正从屋后袅袅升起。门前一个穿着浅紫色旧棉袄的农民打扮的中年男人正弯着腰俯在一盆热水上洗脸。公交车还不见影子,王烨便决定先走过去换零钱。于是便抬脚往那里走。却又招来几束好奇的目光。王烨想,也许自己的这身中规中矩的衣服实在是有些太显眼了。
 
  王烨读的是中文系,大四实习结束后便已经没有什么课,周围的人便纷纷开始准备找工作了。那天学校来了个公司招聘,王烨便也和同寝室的几个哥们弄了份简历,打算去试试。是中午接到的通知。几个人写、打、印、装订,收拾好时已经三点了。匆匆赶过去一看,招聘已经到了尾声。于是便没进大厅,在外面瞎转悠,看招聘启事,发现不是对口的工作,才放下心来。便想回去。但一想回去无事可做,便围过去趴在门外往里看,找乐,也为了借鉴借鉴。结果发现来招聘的老总一身西装革履,显得分外有气质,而下面的学生则多穿得很随便,其中也有几个穿西装的,就在人群中显得特别突出,特别专业。于是便纷纷说,得有一件正儿八经的参加面试的衣服。回去了不几天便都买来了,王烨和几个手上紧的暂时没买,别人试衣服时便过去看看效果如何。一看果然感觉不同。胖的穿了西装像老板,瘦的穿了也显得干练了许多,像秘书,还有的像保镖,总之是一扫平时的颓废气象。几人便想,等助学贷款下来时也一定得弄一身穿穿。为了前途大事,节衣缩食也很值得。
 
  买了新衣服,回去换了,出来到每个门转了转。果然引起一片惊讶赞叹之声,纷纷说这样一换,感觉大不一样!某某英俊了许多,某某宛若风流才子!本来打算试一下便脱下来放好的,听到这赞美都很高兴,于是便又都多穿了一个下午。出去吃饭,去商店买东西,一路上引来无数目光,其中还有几个长得颇清秀的女生羞答答的冲他们微笑。于是心里更加美滋滋的。但是第二天却舍不得再穿了,叠起来放到包装袋里,又将平时的衣服穿到身上。照照镜子,前后对比便一下子出来了。于是都沮丧地说,这简直是乞丐穿的,咱们平时真是太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了!结果一整天,出去时都感觉到颇不好意思,觉得应该再买一身平时穿的衣服才像话。
 
  昨晚王烨来到同学住的地方时,同学一看到他便呦了一声,接着感叹说,我靠!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王烨对此毫不惊讶,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对这种反应习以为常了,他甚至是专门调整好了姿势来等待这反应的。于是在同学发出那声著名的感叹之后,王烨的脸上便泛出了那种一切都在自己意料之中的微笑。
 
  王烨走到小卖部跟前的时候,才看清那个中年男人身上穿的紫色外套原来已经洗得泛白了,上面粘着些污垢,有些脏。他刚泼完洗脸水,正拎着空盆想往屋里走。见王烨过来,便知是买东西的,也不让,径自走进屋里。王华随着走进去,他将空盆放到门后,打量了他一眼,依然不理他,转身抓过搭在旁边一根绳子上的毛巾擦脸。身后一个妇女和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正蹲在地上择菜,见王烨进来,警惕的看了他一眼,又一脸若无其事的低头继续忙活去了。王烨从这一家人的眼神中感觉到自己是不受欢迎的。看着柜台,一时竟不知该要什么好。男人擦过脸便走过来问,要啥?王烨犹豫了一下,说拿个一块钱的打火机吧!男人就弯身从柜台里拿出一个打火机递给他。王烨拿出五元钱,男人找了钱。王烨接过,便连忙离开了。
 
  车来了,王烨于是就随着众人上车。让了几个人,上去后便找不到座位了,只好站着,却不敢往后看,感觉一车人的目光都在自己身上转,搞得颇不自在。好在很快就到了转车的地方,王烨便下了车,按同学说的方向去找车站,满大街走了几趟,找了几个都不是,累得不行。记得出来时是七点,看看表已经八点半了。于是只好问,问了几个,都说不是本地人,不知道有那路车。王烨便决定找个本地人问问,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站在路边等车,衣着气质都像是本城人,便又去问。还不是,不过却得了一条建议:问问商店里的人。王烨暗暗佩服,开商店的不多是本地人吗?便去身后的一家水果店问,店主曰,买啥?王烨曰,问个路,店主便有几分不情愿。王烨便把要坐几路车说了。店主说,不知道,转身进店去了。王烨无奈,心想看其衣着也是乡下来的,怎么这样呢?难道因为这一身衣服就不把自己当成一个阶级的了?看看刚才的那位女士,颇有为自己抱不平之色,略感安慰。却再也没勇气问了,于是仍继续寻找。再看表时,已是九点。发短信问同来的同学,招聘会已经开始了,不由更急,只好打了辆出租,找到站牌,上了公交车,一路向招聘现场而去。
 
  进了地方一看,人山人海,用手机联系了几次才找到同学。都说太挤,又说早知不该穿西装来,人家根本不看衣服。王烨便让他们在外面等着,自己进去转一圈。进了一看,果然很挤,摩肩接踵,侧着身子才能勉强过去。招中文的很少,只有几个。又因为人多,又都穿着笔挺的西装,不愿和人挤,只得作罢。出来时竟浑身是汗。于是便立刻和几个人一同回来了。边走边感叹说打死再也不来参加招聘会了,又说来也再不穿西装了。
 
  回来后,便纷纷把西装脱了。王烨虽然依然觉得以前的衣服太旧,档次太低,但依然凑合着穿了,也不提再买新衣服的事。从此,那套西装便被闲置了起来,除了万不得已,再也没有穿过。
 

  —-经干(四声)哥推荐,刊登于《山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