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不错的微型小说

         这篇小说是我今天早上等电梯的时候看到的,《世界微型小说百年经典》里的一篇。前一段一直在陆陆续续的看这本书,到现在还没有看完。原因是看外国部分时兴致勃勃,看到东方部分(印度除外)就开始倒了胃口,看不下去了。大陆,港台,朝鲜,东南亚之类的选了很多,华人的微型小说几乎全是千篇一律现实主义的写法。开头设悬念,中间编写曲折的故事,结尾来个豹尾。这种风格从小学就接触了,现在感觉很是厌倦。

          我想,形成这个局面,那些文学刊物肯定“功不可没”,什么微型小说,小小说之类的,包括郑州的《百花园》。还有那个金麻雀奖。作品中出现人物就看你写的是否丰满,是否形象,不然就不是好东西。开头没有悬念,就认为不好看,读者不喜欢,杂志卖不出去,那就不给你发。如果搞个意识流,超现实,它认为是鬼画符,乱七八糟,不合杂志风格。

         当然,文学杂志也有难处。面对着自力更生,自生自灭的处境,大部分时候要兼顾生存。而某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可以去办晚会,可以去花天酒地,可以把纳税人的钱投到美国,让别人花,可以投资几亿拍一部垃圾片,但是却不愿意拨几十万去搞几本文学杂志。当这些刊物在饿死和生存之间选择时,就不得不迎合市场,走向低级趣味,走向弱智。 现在打开许多文学杂志,满篇都是男欢女爱,可以当黄色小说看。但是真正的好作品,创新的作品一年却见不了几篇。

         算了,还是看看这一篇,找找差距,想想中国什么时候能出现这样的微型小说,或者能让这样的微型小说发表出来。            

                                                                                                点击阅读《鬼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