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之乱

如果说混乱这种感觉源于对自身以及外界的认知不够全面,无所不知的上帝(如果存在)不知是否会认同,毕竟他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也是混乱无序的。不过这个观点也是人类的认知,极有可能既不全面也不正确。也许一切都是按照明晰的规则设计而成,一切都是井然有序而且符合预期的,只是芸芸众生看不到全貌,甚至对看到的部分也无法完全理解,所以感到混乱无序罢了。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世界的混乱源于认知的局限这个观点也就成立了。然而人类的认知能力尚无法去验证这个假设。

如果这个假设是错的,那么,混乱源于混乱才是正确的。也许造物主是个懒脾气,喜欢顺其自然,把世间万物创造出来之后就撒手不管了,让他们自己发展,任其在发展中冲突摩擦碰撞。如果某些事物有着不让步的硬脾气,就让它们硬碰硬,强大者在碰撞中存留下来,弱小者在碰撞中消亡,然后又有不断的碰撞给强大者造成不断的损伤,让其最终变弱,直至崩裂消亡。如果万物都是这样,那么世界从产生便开始了消解的进程。如果某些事物能够根据自己周边的环境去适当的调解自己,发现碰撞下去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面对冲突愿意去避让妥协,而其周遭的事物也有同样的本领和意愿,那么它们就可以长期共存。还有一些事物从诞生开始就具有让外物无法靠近的无形力量,这力量让周围的一切无法过于接近,不得不跟它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避免产生碰撞和摩擦,在安全的距离内,大家都舒舒服服地呆着,实现共存。

如果是这样,那么上面列举的这些情况,便又成了规律,有了规律,便不能说整个局面是混乱的了。到底存不存在这种规律呢?以我们有限的认知来看,强者总会遇到弱者或者更强者,看似势均力敌的两者力量上其实也有着微小的差距。妥协者虽然可以与部分达成和解,但是总有微小到它注意不到,或者强大到他无法抗拒的事物,不愿意与它和解,于是不管是否意识得到,愿意妥协的事物最终也无法完全避免来自外部的伤害,也会消亡,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放缓了这个过程而已。那些自带力量光圈的事物也是如此,总有力量比他大的事物,或者微小到可以从力量的缝隙中钻进来的事物会突破他的防线,让他无法阻挡,给它造成损坏。所以它也无法永远的存在,只是存在的时间相对久一些而已。即便有一部分事物在面对冲撞和摩擦时,直接选择逃跑,但是也总有一种事物可以追上它,或者遇到其他逃跑者,发生撞车事故。或者有一种事物特别狡诈,会用其他事物作为自己的挡箭牌,这样固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己的损坏,但是却总有它发现不了的事物,意识不到的危险,让它连防御的意识都没有。这么来看,冲撞摩擦和损耗是无法完全避免的,这个世界是终将消亡的。消亡、重组、消亡……,这就是造物主负责的事情。作为一个领导者,它只负责掌控这个大局。

当然,这些推论都是基于不全面的认知,除了不确定是否存在的造物主和全知的神,谁不知道它是对是错。也许对我们来说庞大无边的世界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小菜一碟,他们把一切安排妥当,就像做个蔬菜拼盘一样简单。而对处于这个世界中的事物来说,这是它们所无法掌控的,无论整体有序与否,细化到局部,它们总难免需要去面对各种混乱,必须努力去处理这种混乱,避免所能避免的冲突,尽可能地建立一定的秩序,才能延长自己存在的周期。

它处理这一切的力量,包括让自身存在这个前提存在所需要的能量,又来源于这个整体,它必须和周围发生关系去获取能量,才能维持自己的存在。它也不能脱离一切独立存在。表面上看,一粒沙子和一个星球,都可以独自在宇宙中漂浮着独自存在,但是那粒孤独漂浮着的沙子,那种让它存在的能量,也是来自外部。有人说,那粒沙子是漂浮在真空中的,周围什么都没有。但是,真空只是个理想的概念,并不是真的存在。也就是说,由于真空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存在于真空中。

存在,就不得不和周围发生联系。就拿一个人来说,你可以不见人,不见动物,不见植物,却不能不呼吸不喝水不吃饭。所以,不仅面对这个世界的整体我们是无力的,即使面对局部,面对周围的一点点地方,我们也是无力的。只是相对来说,它与整体相比,没有强大到让你感到自己的弱小,感到改变不了。面对不那么庞大的局部,你认为可以做一些调整和改变,你对自己的能力有这个信心。就像你有信心注意作息会让自己健康一样,但是你不会认为自己可以永生,你只是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让某些混乱变得有序,从而可以让自己多存在一段时间。

2019年11月16日

拖拉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